刊名:日本研究
主办: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ISSN:1003-4048
CN:21-1027/C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期刊分类:政治军事法律综合
期刊热词:
经济与社会研究
一、早期中国文学史“另类”模式构成
(一)早期中国文学史“另类”模式
(二)早期中国文学史“另类”模式成因
二、日本“汉文典”体例模式及其实践路径
(一)日本“汉文典”体例模式与内容构成
(二)日本“汉文典”对早期中国国文教科书编撰的影响
三、早期“中国文学史”对日本“汉文典”的接受与吸收
(一)早期“中国文学史”对日本“汉文典”之吸收
1.日本“汉文典”与早期“中国文学史”之内容构成
2.日本“汉文典”与早期“中国文学史”之体例模式
(二)日本“汉文典”影响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之原因
1.基于对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2.基于“开启民智”的教育致用目的
3.基于国学基本知识学习的实用性考量
四、余论
文章摘要: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时期(1900—1910),一批以近代大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中国文学"科教科书身份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内容除传统文章流别外,还包括传统小学、文法、修辞、文章作法等,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模式迥然不同。这种早期文学史"另类"模式的形成是晚清教育改革、近代学术体系变迁、中西交流背景下传统学术复归的精神诉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不免会受到西方、日本外来资源的影响。这其中,来自日本"汉文典"的重大影响往往被学界所忽视。以保存"旧学"为出发点,以"普及汉学"为教育旨归,以中国传统学术为主导,套用西洋语法著作模式外壳的日本"汉文典",最早实现了中西学术的有效整合,并与晚清教育改革"中体西用"的价值观念相契合。日本"汉文典"被迅速引介入华后,不仅对新式国文教育下的文法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也为文法教科书及中国文学史编撰提供了借鉴。梳理日本"汉文典"内容、体例模式及其实践路径对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产生的影响,能够明确早期中国文学史如何接受与吸收以"汉文典"为代表的外来资源,以及中西交流背景下传统学术体系如何尝试完成近代转型。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I209
文章来源:《日本研究》 网址: http://www.rbyjzz.cn/qikandaodu/2022/0128/828.html